近日,新疆天业100万吨/年合成气制乙二醇一期60万吨乙二醇项目开车动员大会召开,细致部署项目开车各项工作,鼓励建设者再接再厉,全力以赴确保项目化工投料一次性成功。天业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宋晓玲出席会议并讲话。在动员大会上,项目现场总指挥黄宗秋详细汇报了项目调试及开车情况,并宣布项目已具备化工投料开车条件。
据了解,新疆天业汇合新材料有限公司100万吨/年合成气制乙二醇,核心工艺采用高化学合成气制乙二醇专利技术。一期工程60万吨/年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位于八师石河子市147团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,是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建设的首个项目,其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200亩,总投资79.9亿元,是新疆天业集团奋起二次创业,打造千亿天业的新起点,一期项目于2017年8月开工建设。
项目气化技术2017年10月与山西阳煤化工机械(集团)有限公司签约四台/套6.5MPa晋华炉3.0。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作为兵团级重点项目,近期规划9.98平方公里,投资约700亿元,由天业集团负责规划、建设,其一期60万吨乙二醇项目及部分园区配套基础工程于2017年8月率先开工建设,计划2019年年底全面建成投运。
按照计划,园区一期60万吨二醇项目建成后,后续煤制乙醇及下游新材料项目、聚酯及上下游配套项目将接茬推进、耦合发展。据了解,该项目将于今年5月中旬进入大范围安装阶段,年底全面建成投产,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2亿元。
从2018年开始,乙二醇进入了高速扩能周期,世界乙二醇供需情况由供需平衡转向供应剩趋势。受到近年来乙二醇各种生产工艺产能扩张的影响,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煤制乙二醇发展迅速,而下游需求难见起色。从企业了解到,目前无论是乙烯法制乙二醇企业还是合成气制乙二醇企业,都面临着全行业产能过剩、供过于求的压力。尽管如此,各生产企业仍保持高负荷运转,以市场换利润,应对国内井喷的产能增长和国外进口货源的竞争。
对此,荣盛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,乙二醇生产企业主要考虑综合利润,而非乙二醇单一生产线利润。如果乙二醇生产企业停产,那么原料乙烯库存的销售将会很困难,因为乙烯的流动性比较差,全亚洲的乙烯船仅有20多条,单独卖乙烯并不划算。此外,乙烯链条中80%的利润来自聚乙烯,20%的利润来自乙二醇,除非整个乙烯下游没利润才可能考虑停产。他认为,虽然目前煤制法利润不好,但为了保持现金流和客户关系,企业可以优化生产,却不太可能停产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,目前乙二醇供给过剩只是刚刚开始,真正的挑战还未来临。未来5年,全球乙二醇产能将迎来大幅增长。国外方面,北美、中东和南亚都有不少大型项目上马,这些装置多选用廉价的乙烷为原料,国际竞争力较强。国内方面,2020年仍有多套装置计划投入市场,总产能高达830万吨。在这些项目中,油头乙二醇装置产能占比近40%,包括浙石化二期、恒力石化二期、中化泉州、中科炼化及古雷石化等。其他都是一再延后的煤制乙二醇项目,如新疆天业、湖北三宁、山西美锦、陕西渭化等。而2020—2025年计划投产的项目年产能达到1500万吨。
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19年底,我国乙二醇总产能为1159万吨/年。到2022年,如果目前国内规划的乙二醇各种路线装置能按照实际规划投产,届时乙二醇产能将达到3058万吨,而2018年中国乙二醇的表观需求量为1668万吨,预计2022年达到2024万吨。
“随着页岩油的开发,海外天然气制法的产品将会增多,并且这种制法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,未来乙二醇市场的竞争格局为煤化工、大炼化、海外气头三种制法,乙二醇行业或面临重新洗牌。”荣盛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“随着全球乙二醇产能的过剩,我们现在采购原材料时,跟国外供货商谈下来的价格幅度是比较大的。”荣盛石化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目前上游石化企业的议价能力在减弱,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则逐步增强。
综合来看,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情况不佳,下游需求低迷,加之高库存及中沙天津、扬子巴斯夫等装置的回归,还有黔希煤化、阳煤寿阳、永金濮阳等煤制乙二醇企业的重启等压力下,国内乙二醇市场或将再次承压。
来源:CTMEG、网络、化纤头条